保健品行业洗牌开始,NMN企业重新布局
1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征求《关于允许保健食品宣称的健康功能目录(2022版)》和相关文件的意见。
药智网联合创始人李天泉认为,“这是健康食品行业重新洗牌、重塑的开始。”众多保健食品将面临批文取消、功能调整、试验等问题。

政策调控逐渐深化,保健品行业洗牌开始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保健食品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特殊食品。也就是适合特定人群食用,有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治疗疾病,而且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国内保健食品主要分为营养补充剂和宣称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食品。
补充剂”是一种补充维他命、矿物质、钙、镁、碘、铁、锌、硒、VA、VC、VD、VE、B族维他命、胡萝卜素、叶酸、氨基酸、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
保健品允许对上述24种特殊健康功效进行宣传。
保健品与药品最基本的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因此,“抑制肿瘤、抑制肿瘤、抗突变、延缓衰老”四大保健功能,已不再纳入所谓的健康功能目录。
营养补充剂分化,NMN企业重新布局
NMN属于维生素B族的衍生物质,在体内是辅酶NAD+的前体物质之一,其作用需要靠NAD+来发挥,目前市场上以NMN为产品的补充剂均被称作是NMN膳食补充剂。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重塑保健品产业。首先,这份文件的出台,会打击很多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很多产品都会被迫停产。仍有许多产品需要调整宣称的保健功能,并补做功能试验,一些无法承担整改成本的企业也将退出市场。我们的保健行业将会在严格的监管下逐渐走向规范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营养补充”会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此次监管对象为非营养补充剂,而国家对营养补充剂的开放,今后保健品行业将会越来越倾向于营养补充剂,这也是与国际接轨。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市场中外来的NMN产品也面临重大洗牌,一些打着NMN是“长生不老药”、“抗衰神药”旗号的品牌被淘汰,未来的NMN行业将逐渐规范化。
另外,市场监管总局也确立了NMN的态度,表示支持NMN在生物界、制药界的研究,但在生产中不能过度夸大NMN功效,并且NMN产品并不能代替要品,只能作为是辅助提升体内NAD+水平,从而帮助提升消费者身体素质。
2016年,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小鼠服用NMN之后,NMN在10分钟内逐渐升高,30分钟后,NMN与血液循环一起进入多个组织,并且组织中NAD+的合成,提高其水平。
科技发展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福利,行业的每一次洗牌也是重新定义优质品牌的过程,此次面对健康行业的再次洗牌,无论是NMN还是其他健康产品,大家要多了解一点,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