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二态性是指男性与女性在生殖器官之外的生物差异,例如构成身体的瘦肉与脂肪比例,在两性之间始终存在差异。女性的瘦体重(去脂体重)通常比男性低7%-10%,而脂肪含量却比男性高。瘦体重构成身体绝大部分,在健康的女性和男性中占身体总质量的55%-95%,除去骨骼外的的无脂肪重量都是瘦体重。虽然体脂与性别特异性及人类健康的关系被广泛研究,但瘦体重与人类健康的关联尚不清楚。

2022年10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发表一项研究,发现全身和外周心血管参数,包括左心室大小、舒张功能,与女性的瘦体重呈正相关,外周血管阻力与女性的瘦体重呈负相关,但与男性无关。此项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为了确定瘦体重与心脏基本结构和功能变量的潜在性别相关性,该研究招募了33名健康成年女性和37名健康成年男性,将不同性别的志愿者按照年龄、体力活动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相匹配。志愿者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保持日常饮食习惯并避免酒精、咖啡因摄入以及剧烈运动。
首先,研究人员检测了志愿者的上肢和躯干、下肢的局部瘦体重以及全身瘦体重;在静息和运动峰值状态下,通过高分辨超声分别测量志愿者心脏结构、心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以探究瘦体重和心血管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性别特异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女性志愿者手臂和腿部瘦体重与左心室静息内径呈正相关;女性志愿者腿部、手臂以及全身瘦体重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呈正相关;外周血管阻力与女性志愿者的瘦体重呈负相关,男性志愿者则无相关性。研究指出,女性瘦体重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左心室大小以及舒张功能上,而不是因为心肌增厚促进射血原因。

研究人员还发现,女性瘦体重高会使骨骼肌肌纤维力量增加,有利于外周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男性志愿者没有此种现象发生是因为男性的骨骼肌含量本来就比女性高,当男性在运动中被激活的总肌肉质量达到一定阈值时,骨骼肌的血管舒张会被抑制,这是为了维持最佳的血压。因此,男性的瘦体重和外周血管阻力之间没有关联,是因为绝大多数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质量过剩。
此项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一是为了防止与疾病有关的混杂因素的影响,研究对象全部为健康人,二是瘦体重不仅是肌肉构成,还包括血容量等,未来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估肌肉质量的研究。总之,本项研究揭示了瘦体重与女性特有的循环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女性心血管健康等提供了一定理论见解。
参考文献
1. Diaz-Canestro, Candela et al. “Lean body mass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constitute a female-specific relationship.”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vol. 14,667 (2022): eabo2641. doi:10.1126/scitranslmed.abo2641.